
場地基本資料
本場地屬一軍事用地,主要進行油品輸儲作業,場內土壤質地分布主要為砂及砂夾礫石,地下水位介於地表下0.9~2.0m之間。而本場地於2006年經環保署執行查證計劃時,發現場地內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濃度超過管制標準,主要污染情形包括土壤遭受以航空燃油JP-8為主之TPH污染、地下水監測井中總酚與萘濃度超過標準及浮油厚度達37~221cm,推估污染面積約為3,580m² 。

修復工法選用
因本場地地下環境存有浮油,以雙相抽提工法進行原位浮油回收工作,共計回收浮油約578L,並進行原位化學氧化、沖排及生物曝氣等模場試驗工作,以模場試驗評估影響半徑,依試驗結果於場內設置原位生物曝氣修復系統並啓動操作,部分區域則採土壤開挖工法,並於場內設置生物複育場,針對開挖出污染土壤採農耕法(Land farming)及生物堆法(Biopile)進行異位現場生物複育工作。

污染改善結果
本場地地下水萘濃度由原0.423mg/L降為0.0015mg/L,土壤TPH濃度由17,800mg/kg降為ND,而置於複育場之土壤TPH濃度經複育後皆<500mg/kg,均低於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,已於2014年完成污染修復工作。
|